自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日期:2014-07-15 来源: 点击:次
自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果没有明确自考在当前形势下的定位,就没有科学设置专业可谈,也没有自考的发展可谈。”有研究者表示,做好定位,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自考发展的前提,在这里我们也要跟随时代的脚步,才能更好地服务自考,那么,武汉自考又该怎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呢?
如何科学设置专业?如何明确自考定位?如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是新时代下自考发展绕不过的话题。
当前,一些地区已经对自考明确做出定位调整。记者在北京了解到,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北京于2011年明确了新的自学考试定位,从原先学历教育的补充,转变为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并举,力求形成“鲜明北京特色的终身教育形式,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自考培养人才的目标也被重新调整,从培养学科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的人群从外来务工群体、民办学校的在校生等群体,转变为更多为在职人员服务。
贠新设想,在这样的自考定位与市场需求导向下,学习的主体变得多元,对教育的选择也变得多元。自学考试未来发展的方向,很可能是更加适应特定人群的“小专业”集合,取代过去大量考生选择少数几个专业的分布结构。
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自考专业的科学设置至关重要。汤幼龙表示,自考专科专业的设置不仅要与地方需求相结合,同时,自学考试的专业设置也要适应转型期产业结构、社会需求的不断调整升级。比如,今后,老龄化社会步步逼近,社会对家庭服务行业的人才需求旺盛,专业设置能否响应社会呼声?
课程设计也很关键。
成为自考专科专业审批权下放试点省份后,北京市新设置的专业中,“汽车维修与检测”如今已经停办。赵玉凤说,考试院在决定设立这一专业之前,请来了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授、用人单位代表以及行业一线的专家一起进行了多次调研,同时,这个专业也是北京人才市场需求量极大的专业。
然而,精心的策划并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最终没有逃脱被关闭的命运。问题就出在课程设计上。
在调研期间,来自高校的教授认为,学习汽车维修肯定需要学习高等数学;要看懂外文说明书,那一定要考核外语。这种仿造本科教育体系的课程设计增大了考生自学考试通过的难度。同时,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自学考试所学的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也让不少考生觉得学习的知识陈旧,没法适应一线岗位需求。
采访中,受访者建议,要发挥自考的灵活优势,在考核方式和教材使用方面,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尽可能贴近考生实际及岗位需要。
汤幼龙还表示,要更多发挥不同高校优势学科的力量,比如,南京大学的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南京师范大学的英语和旅游、南京财经大学的会计等专业,若这些高校以优势学科开办自学专业,一定更受考生欢迎。
科学设立自考专业,也离不开机制的建立。赵玉凤说,在实践中意识到,一个新设专业的成功需要考虑整个链条上的所有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专业设置失败。有研究者表示,这就要求建立起进行专业设置的科学团队、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的专业评估机制,并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
“自学考试还应该探索学习成果的转移认证,充分利用积累了30年的考试、评价经验和资源。”赖立说,比如,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在江苏参考了某主考学校自考专业中的几门科目,到了北京,仍然可以选择相同专业的其他科目进行考试,学分能够通用、互认,这会大大增强自考的吸引力,适应学习者的需求。从长远看来,这种融通不应仅发生在自考领域,整个继续教育领域都需要思考成果转移认证的问题。
相关阅读:未来的自考还有没有市场
本文地址:http://www.huaqee.com/html/xwjd/3963.html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