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027 - 6786 1665

首页 | 自考学历 | 成教学历 | 网教学历 | 教师资格 | 建造施工 | 人力资源 | 职业资格 | 在职考研

超越知识获取注重实践学习

华祺教育:教师资格证面试备考之教师仪容

日期:2015-08-07 来源: 点击:

  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师礼仪篇:教师仪容规范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人仪容通常会备受交际另一方所关注。所谓为仪容,是指一个人的外观与外貌。通俗地说,一个人的仪容是指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重点是人的容貌头发、面部、手臂、腿部、化妆等。

  对于教师来说,仪容礼仪的首要要求是仪容美,具体而言,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仪容自然美。有的教师仪容先天条件好,天生丽质,在与人交往时,其仪容相貌令人赏心悦目、感觉愉快。这样美是先天的,不可变的。

  第二,仪容修饰美。教师可以依照规范与个人条件,对仪容进行必要的修饰,扬长避短,设计、塑造出美好的个人形象,在人际交往中尽量令自己显得有备而来,自尊自爱。这一点是后天的,教师可以利用仪容修饰弥补先天所带来的部分缺憾。.

  第三,仪容内在美。教师可以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准,培养出自己高雅的气质与美丽的心灵,使自己秀外慧中、表里如一。与修饰美一样,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弥补。

  教师的仪容美应该是三方面相统一,不能忽略任何一方面,特别是后两方面,在教育教学中往往能给教师带来意想不到教学效果。在这三者之间,仪容的内在美是最高的境界,仪容的自然美是人们的心愿,而仪容的修饰美则是仪容礼仪所关注的重点。

  仪容规范

  教师的个人卫生反映着教师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着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师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洗脸、修剪指甲、理发、换衣等,上课前也应梳理头发、整理衣服。另外,教师应有一套合理的生活习惯,要妥善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娱乐、休息和其他活动。这样做既可以保证自己有旺盛的精力,促进身体的健康,又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一、教师的面容

  仪容,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人的面容。修饰面容,首先要做到清洁,即要勤于洗脸,使之干净清爽,无汗渍、无油污、无泪痕、无其他任何不洁之物。修饰面容的要求,具体到各个不同的部位,还有一些不尽相同之处。

  面容,在此指的是人们面部所显示出的综合性表情。它既可对眼神、笑容发挥辅助作用,也可以自成一体,表现自己的独特含义。通过面容所显示的表情具有两重性特征∶其一,变化迅速,很少凝固不变。其二,彼此配合,时常合作。根据一般规律,通过面容所显示的表情,既有面部各部分局部显示的,又有它们彼此合作、综合显示的。

  对一般教师的人际交际,面容卫生都是不可以缺少的,何况是对待面试、试讲这样的重要场合。因此,面试人员一定首要从自己的干净、整洁的面容人手,给评委和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一)眼部

  (二)嘴部

  嘴是教师表达语言的工具,是教师一生教学之中运用最多的地方。教师的嘴部与眼睛眉毛一样,表达着复杂的思想感情,如嘴巴大开表示惊讶恐惧;咬紧嘴唇表示自省或自嘲;含住嘴唇表示努力或坚持;撅起嘴巴表示生气或不满;嘴角一撇表示鄙夷或轻视;嘴巴努向某方表示怂勇或支持;拉着嘴角又分上拉和下拉,上拉表示倾听,下拉则表示不满或固执。教师通过这些嘴部动作配合面部表情,以便组织教学。

  教师的嘴部一定保持牙齿洁白、口腔无异味。要做好这一点,一是要每天定时刷三次牙,以去除异物、异味。二是要注意忌食烟、酒、葱、蒜、韭菜、腐乳等气味刺鼻的东西,免得让学生或同事掩鼻受罪。

  在正规场合,教师要自觉地克制异响。按常规,人体之内发出的所有声音,例如,咳嗽、打哈欠、喷嚏、吐痰、清嗓、吸鼻、打嗝、放屁的声响,都是不雅之声,统称为异响。在交际场合应当禁止出现。需要指的是,禁止异响,重在自律,而不必强求于人。若本人不慎弄出了异响,则最好当场及时承认,并向身边之人说声抱歉。

  唇间长有胡须,是男子的生理特点,但是在交际场合中,因蓄须造成不雅,也是十分失礼的。因此,男教师若无特殊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最好不要蓄须,并应经常及时地剃去胡须。对于参加面试的人员在这方面尤其需要注意,男的不要蓄须,否则极不雅观。女的也要注意自己是否由于内分泌失调而长出类似胡须的汗毛,并及时治疗或修饰,予以清除。

  (三)耳鼻

  细节决定成败,相对身体动作来说,耳和鼻内的异物虽然比较隐蔽,非常不起眼,但每一名教师同样都不该予以忽略。

  对于耳,首先是要保清洁卫生。在洗澡、洗头、洗脸时,不要忘记清洗一下耳朵。必要之时,还需清除耳孔之中不洁的分泌物。其次,学习利用耳朵表达自己的情感。耳朵虽然不能像四肢一样有过大的动作变化,但同样也可显示不同的思想感情,如侧耳表示关注,耸耳多表示吃惊,捂耳多表示拒绝,摸耳多表示亲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侧耳表示对学生的回答是否表示关注。

  对于鼻,首先是要保持鼻腔清洁,不要让异物堵塞鼻孔。但一定要注意,对耳、鼻进行保洁的具体操作不能当众进行。尤其不能随处吸鼻子、擤鼻涕,也不要在人前人后随时挖鼻孔或掏耳朵。对鼻子上的“黑鼻头”,要及时清除。教师要注意勤检查,不要以为事小,而忽略、不留心。其次,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隋,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学生对所授课程的兴趣。如缩鼻表示拒绝或厌弃,可以考虑改变教学方法;若是皱鼻表示好奇或吃惊,说明学生的兴趣正浓,效果很好。

  (四)面部

  二、教师的头发

  教师的头发的基本要求是干净整洁、发型适宜。通常要求教师不能散发、蓬乱不堪,不能使自己的头型奇形怪状、男女不分。

  (一)干净整洁

  头发是一种自然的物质,经人很好地清洗、梳理,能给人以美的效果。良好的发型可使人仪表端庄,显得彬彬有礼。蓬头散发不只是对自己不尊重,也是对别人不礼貌。头发处于人体的“制高点”,其干净、整洁与否往往是他人一目了然的,而且也是他人的视线最先注意的地方。作为教师,应当像重视自己的服饰一样,对自己头发的干净与整洁给予高度的重视。所谓头发的干净,是要求人们养成周期性洗头的好习惯,通过定期勤洗头发,使之无异味、无异物。对头发勤于梳洗,具体作用有三点∶一是有助于消除异味;二是有助于清除异物;三是有助于保养头发。若是对头发懒于梳洗,弄得自己蓬头垢面,满头汗馊或是油味,头皮屑随处可见,都是很败坏个人形象的。

  对于理发而言,男教师应为半个月左右一次,女教师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但最长不应超过1个月,洗发,应当至少3天进行一次。至于梳理头发,更应当时时不忘,见机行事。如有重要的交际应酬,应于事前再进行一次洗发、理发、梳发,不必拘泥于以上时限。倘若自己是油性头发,则应当两天左右洗一次。遇上某些特殊的情况,如刮大风、出汗等等,应当随时洗头。参加一些比较正式的活动,尤其是参加自己有可能成为众人所注意的“焦点”的活动之前,最好专门洗理一次头发,使之不给自己添烦加乱。体育教师、爱出汗的教师,每天都应在上班之前特意检查一下自己的头发有没有怪味。要是自己站立于学生或他人中间,头发散发出一股怪味,对自己形象无异于是一次“重创”。爱掉头发的人、头屑过多的人,每次出门之前都要对自己的头发加以精心的检查与梳理,并且要把头顶上、脸上、衣服上、眼镜上,特别是肩背上从头上散落下来的落发、头屑认真地清理干净,不然就会给人以极其不洁的感觉。对灰尘、树叶、草梗之类飘落在头发上的东西,也要加以防范。

  (二)造型适宜

  发型,即头发的整体造型。在理发与修饰头发时,对此都不容回避。选择发型时,不仅要求美观大方,而且要自然得体。在这一方面,除了个人偏好可适当兼顾外,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个人条件、身份差异及年龄差异。

  1.个人条件

  个人条件,包括发质、脸型、身高、胖瘦、年龄、着装、佩饰、性格等等,都会影响到发型的选择,对此切不可掉以轻心、不闻不问。其中脸型对发型的选择影响最大。选择发型时,一定要遵守适应自己的原则,例如,国字脸的男士最好别理板寸,否则看上去好像一张扑克牌。Q发型,则主要适合鹅蛋脸的女士,它的下端向外翻翘,可展示此种脸型之美。若倒三角脸型的女士选择了它,则可谓是不自量力了。

  2.身份差异

  一般说来,在工作场合抛头露面的人,发型应当传统、庄重、保守一些;在社交场合频频出现的人,发型则应当个性、时尚、艺术一些。教师理应选择传统、庄重、保守一些的。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作为教师都不应煞费心机地在自己头发上搞花样。比如,不应留大鬓角,不应剃“阴阳头”,更不应在发型上没男没女,让人难辨性别。

  3.年龄差异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要多注意面部的保养,养成多洗脸的良好习惯。不仅早上起床之后、晚上就寝之前要洗脸,午休之后、劳动之后、外出碰上刮风下雨之后也要洗脸。坚持以正确的方法勤洗脸,不仅可以促使面部皮肤进行良好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朝气,而且能够有效地清除滞留于面部的灰尘(粉笔灰)、污垢、汗渍、泪痕,使人显得清清爽爽。不可像猫咪洗脸一样,三下五除二就完事了,脖根、耳朵却依旧“原封未动”。那些地方一样会为他人所注意,是 “冷落”不得的。脸上生了疱疹、疖子,要立即去看医生,并遵照医嘱进行治疗。不要听之任之,或是乱挤、乱抠,弄得脸上伤痕累累,十分难看。

  总之,对于教师的面容,一定要保持清洁,也就是说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健康,防止疾病,善待和爱护自己的仪容,使之尽可能地整整齐齐、清爽干净。可以随身备带口香糖以便随时清新口气。不要喷过浓的香水,因为有不少人对香味过敏,如果他们闻到太刺鼻的香味就会避而远之,在课堂上又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

  三、教师的手

  除了面部之外,每个人的手部都是为他人所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部位。教师的双手堪称是自己的“第二张名片”。在教学之中,教师的双手用得最多,所以要努力使之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修饰手臂,可以从手掌、肩臂与汗毛这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手掌

  手掌,是手臂的中心部位,也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制作”形形色色的手语的关键媒介。

  1.经常洗手

  在日常生活里,手是接触其他人和其他物体最多的地方,对于教师而言尤为突出,所以非得勤洗不可。洗手,不应只是在饭前、便后,而应当是在一切有必要的时候 (尤其是下课后)。如果自己的双手粗糙、红肿、皲裂、蜕皮,并不能说明自己操劳过度,很多时候是由于不经常洗手造成的。

  2.修剪指甲

  手上的指甲应定期修剪,通常是每周修剪一次,不可长时间不剪指甲,也不要留长指甲。修剪手指甲,应令其不超过手指的指尖。若是指甲的外形不美观,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修饰。

  不要刻意蓄留长指甲。在修剪手指甲时,总的要求是忌长,并且要求经常地对它进行修剪。但是,这并不等于要求在修剪手指甲时翻新花样,要把自己的手指甲形状修得怪怪的,有意让它与众不同。对女教师而言,留长指甲非但毫无美感和实际用处,而且也极不卫生。即使长指甲沟看起来“白白净净”,但从卫生的角度来讲,它也是“藏污纳垢”之处。要经常修剪自己的指甲,最长不要让它长过自己的手指尖,绝不可以直接用牙齿啃自己的指甲,也不要当众剪指甲。

  对于女教师而言,不要把指甲涂得大红大紫,由于教师的形象要求优雅含蓄,不主张涂抹彩色指甲油,若为了保护指甲则可使用无色的指甲油。

  3.去除“暴皮”

  要及时地除去指甲沟附近的“暴皮”。除“暴皮”时,要注意时机与场合,不宜当众操作;不宜学生做题时,自己旁若无人地操作。要用剪子或指甲刀,不要用手去撕扯,搞得自己的指甲沟附近伤痕累累。

  4.防止伤残

  对于手部要悉心保养,不要让它经常带伤。若皮肤粗糙、红肿或是皲裂,应及时进行护理、治疗。若长癣、生疮、发炎等,要及时治疗,并避免接触他人,因为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接触,都会使人产生不快,甚至反感。

  (二)肩臂

  教师礼仪规定,在非常正式的教学或其他公务活动中,教师不宜穿着半袖装或无袖装,手臂和肩部都不应当裸露在衣服之外,而在其他非正式样场合,则无此限制。

  对于参加面试的人员来说,可能以前较少关注这些细节,但若真要做教师,必须严格遵守教师礼仪的相关规定∶要么穿着长袖,要么除去手臂上过长的汗毛。另外,要特别注意腋毛,在正式场合,一定要牢记,不要穿着会令腋毛外现“露怯”的无袖装。而在非正式场合,若打算穿着暴露腋窝的服装,则务必先行脱毛或者剃去腋毛。

  四、教师的腿、脚

  俗语说∶“远看头,近看脚,不远不近看中腰。”腿部在近距离之内常为他人所注视,在修饰仪容时自然不能忽略。

  (一)腿部

  在正式场合中,不允许男教师的着装暴露腿部,女教师可以穿长裤、裙子,但不得穿短裤,或穿暴露大部分大腿的超短裙。一般说来,越是正式的场合,女教师的裙子应当越长。在庄严、肃穆的场合,女教师的裙长应长过膝部以下,同时不允许不穿袜子,尤其不允许光着的大腿暴露于裙子之外,但在非正式的场合,特别是在休闲活动中,则无此规定。

  (二)脚部

  在正式场合中,是不允许光着脚穿鞋子的,这样做既不美观,又有可能被人误会。因为在社会上,女性光脚穿鞋,或穿一些可能使脚部过于暴露的鞋子,都有可能被视为卖弄“性感”的做法。

  1.保持清洁

  在正常清况下,应注意保持脚部的卫生。鞋子、袜子要勤洗勤换,脚要每天洗一次,袜子则应每日一换,以防臭气熏人。不要穿残破、有异味的袜子。如有可能,应在办公室或随身所带的公文包里装上备用的袜子,以备不时之需。在非正式场合光脚穿鞋子时,要确保其干净、清洁。不要在他人面前脱下鞋子、趿拉着鞋子,更不要脱下袜子抠脚丫子。此类不良习惯,往往令人作呕,极其有损教师的个人形象。

  2.勤剪趾甲

  脚趾甲要勤于修剪,至少要做到每周修剪一次。要去除坏死趾甲,不应任其藏污纳垢,或是长于脚趾趾尖。在正式场合活动时,教师的脚趾与脚跟通常不应露出鞋外。

  (三)汗毛

  男性成年以后,腿部汗毛大都过重,所以在正式场合不允许男教师穿短裤,或是卷起裤管。女教师若因内分泌失调而腿部汗毛变得深黑茂密,则最好将之脱去或者剃除。此外,还可以选择深色的丝袜,加以遮掩。

  教师资格证面试礼仪之教师的微笑

  在国际交往中,如果因语言障碍无法交流,微笑则是迅速达到预期交流的“润滑剂”。微笑即是在脸上露出愉快的表情,是善良、友好、赞美的表示。在绝大多数国际交往场合中,微笑都是礼仪的基础。亲切、温馨的微笑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迅速缩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创造出交流与沟通的良好氛围。

  微笑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体态语,她就像一缕缕晴和灿烂的阳光,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甘露。如果您希望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第一要旨就是要学会微笑。生活中,当您正忧心忡忡,当您正满腹怒气,迎面来了同事朋友或者铃声正催您进课堂,您会用怎样的表情面对学生?作为教师,我们一般会在其他成年人面前注重自己的表情,会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掩饰自己的情绪。可是,面对学生,很多教师就不在意了,喜怒哀乐都放在脸上,这恰恰是教师的一大禁忌。

  学生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会察言观色,并且常根据老师的表情来猜测老师对自己的感觉。如果老师带着自己的不愉快走进教室,孩子会误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老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对学生保持微笑吧,那不仅仅是保持了教师的良好形象,更显示了伟大的人格魅力。

  一、笑容

  (二)笑的要求

  笑的共性在于∶面露喜悦之色,表情轻松愉快。

  笑的个性原则在于∶具体的眉部、唇部、牙部、声音的动作及彼此之间的配合,往往不尽相同。

  每一名教师在笑的时候应注意下列三个方面∶

  (1)声情并茂。笑的时候,应当做到表里如一,令笑容与自己的举止、谈吐相辅相成,锦上添花。特别是在表扬学生的时候,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从内心里感觉到,否则他会认为你在讽刺、愚弄他。

  (2)气质优雅。真正的笑,应当发自内心,并出自善意。不仅要讲究笑得适时、尽兴,而且要讲究笑时精神饱满、气质典雅,因为它能非常自然地反映着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

  (3)表现和谐。在笑的时候,要使人们的眉、眼鼻、口、齿以及面部肌肉和声音协调行动,让各个部位运用到位、不温不火,不至于顾此失彼,笑得勉强与做作。

  二、教师微笑的作用

  “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没有?”这是美国希尔顿大酒店的董事长康纳.希尔顿在50多年里,不断到他设在世界各国的希尔顿酒店视察业务时经常问及各级人员的一句话。他说∶“无论酒店本身遭受的困难如何,希尔顿酒店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旅客的阳光。”“酒店里第一流的设备重要,而第一流服务员的微笑更重要,如果缺少服务员的美好微笑,好比花园里失去了春日的太阳和春风。假如我是顾客,我宁愿住进那些虽然只有残旧地毯,却处处可见微笑的酒店,而不愿走进只有一流设备而不见微笑的地方。”正是运用微笑的魅力,帮助其度过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空前的经济大萧条,获得了世界性的大发展。

  笑容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它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因此人们把笑容比作师生间交往的润滑剂。在笑容中,微笑最自然大方,最真诚友善。世界各民族普遍认同微笑是基本笑容或常规表情。在师生交往中,保持微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微笑是礼貌待人的基本要求。在交际场合里,笑容可以使人自然放松,如坐春风。总的来说,笑容可以发挥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表明良好心境。心态平和、心情愉快的教师,会不自觉地带着愉悦的微笑,使学生感觉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表明充满自信。面带微笑,表明对工作、生活有充分的自信。带着微笑去上课,给学生带来知.识的同时,同样也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或面试中不卑不亢,充分地表现自我、让学生或评委接纳、认可。

  (3)表明真诚友善。微笑反映自己心底坦荡、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实意,而非虚情假意,使学生与教师交往中自然放松,不知不觉地缩短了心理距离。

  (4)表明爱岗敬业。工作岗位上保持微笑,说明热爱本职工作,乐于恪尽职守。如在课堂上,微笑更是可以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让学生倍感愉快和温暖。

  三、微笑的训练

  发自内心的微笑是渗透情感的微笑,包含着对人的关怀、热忱和爱心。情是微笑的一种重要内力,它赋予微笑以色彩、能量,从而形成强烈的感染力。

  (一)微笑的基本方法

  首先,额部肌肉进行收缩,使眉位提高,眉毛略为弯曲成弯月形。

  其次,两侧面颊上的笑肌进行收缩,并稍为向下拉伸,使面部肌肤看上去出现笑意。

  再次,唇部肌肉进行配合,唇形稍为弯曲,嘴角稍稍上提,双唇关闭,露出牙齿。

  最后,自觉地控制发声系统,一般不应发出笑声。

  微笑除了要注意口形之外,还需要注意与面部其他各部位的相互配合,尤其是眼神中的笑意,整体协调才会形成甜美的微笑。

  (二)微笑练习

  (1)对镜练习。使眉、眼、面部肌肉、口形在笑时和谐统一。对着镜子,用纸遮住眼睛以下的脸,然后回忆自己最开心的事情,看看自己的眼睛里是不是充满了笑意,如果是,把纸拿开,你就是最美的“微笑先生”和“微笑小姐”。

  (2)诱导练习。调动感情,发挥想象力,或回忆美好的过去、愉快的经历,或展望美好的未来,使微笑源自内心,有感而发。

  教师的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师生的距离,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微笑可以反映教师崇高的修养,待人的至诚。微笑有一种魅力,它可以使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容易。微笑是师生交往中的增效剂,微笑是化解师生矛盾的有效手势。

  教师资格证面试礼仪之仪态规范

  一、仪态

  仪态,又称举止,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动作,以及身体各部分在其过程中所呈现的姿态,是指人的肢体所呈现的各种体态及其变动的行为动作和表情。日常生活中的站、坐、行(走)等姿态,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称为举止。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举止往往备受其交往对象的关注。人的举止在相互沟通的作用甚大,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表露功能,替代功能,辅助功能,适应功能,调节功能。

  人们的举止,可以展现人类所独有的形体之美。平日人们所推崇的风度和气质,其实指的就是训练有素的、优雅的、具有无比魅力的举止。人们的举止,由于在日常生活里时刻都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表露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外界的反应。因此,它被视作一种无声的语言,又称第二语言或副语言。作为应聘教师岗位的人员,其举止行为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掌握基本仪态知识及具体的实践运用是面试人员的必修课。

  二、教师仪态

  对于教师来说,遵守举止礼仪规范,即要求其举止合乎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其关键是要举止文明、优雅、敬人、有度。

  所谓举止文明,要求教师举止自然、大方、高雅而不俗,以表现出良好的个人文化素养。

  所谓举止优雅,要求教师举止规范美观,得体适度,不卑不亢,风度翩翩。

  所谓举止敬人,要求教师举止尊敬他人,以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友好与善意。

  所谓举止有度,要求教师举止适当、适时、适宜,能够配合相关的场合,符合常规。

  (一)举止文明

  作为一名现代人,尤其是为人师表的教师,举止文明是对其举止行为的最基本要求。举止文明,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的举止行为不仅可以显示出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而且还应当显示出自己的稳重与成熟。

  此外,教师的举止还应该显示出自己的稳重与成熟。此举不仅可以说明自己的阅历丰富,而且也可以显示自己处事有方。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稳健沉着、不温不火、有条不紊、泰然自若。例如,不要大声喧哗。尽管一些人习惯爽直大方,但注意不要放开嗓门大声喧哗,也不要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在相互交谈时,声音的大小,以能使谈话对方听得清楚为适宜。说话时,手势不要过多,也不能有手指或刀叉筷子指着对方说话,那样做显得既不礼貌又太过霸气。在图书馆、博物馆、医院等公共场所,应保持安静。在举行隆重的仪式时,或是在听演讲、听音乐时,都要保持肃静。同时要知道,在外人面前打哈欠,不论用什么方式都是失礼的。

  教师还要努力使自己的举止不急不躁,切忌风风火火。在室外走动时,一般应保持正常速度,不宜快步疾走,或者狂奔而去。前去拜访他人时,应首先敲门或者按响门铃,获得许可后方可人内。千万不能直接推门而人,也不能用拳擂门或是用脚踢门。与尊长通电话时,一般应由对方首先终止电话。在对方终止通话前就抢先挂上电话,则是十分没有礼貌的。

  (二)举止优雅

  作为一种较高层次上的要求,教师的举止应该力求优雅,既要高雅脱俗,又能给人以美感。所谓举止优雅,就是要求一个人的举止动作漂亮好看,美观、自然、大方,能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其具体表现有三:

  1.举止美观

  举止美观,在此是要求教师举止雅致耐看,给人以美感。例如,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坐时,腿不能摇晃;更不要跷二郎腿;女士要双腿并拢。站立时,身子不要歪靠一旁,也不能半坐在桌子上或椅背上。走路时,脚步要轻。不要在别人正在交谈或照相时,从中间穿越而过。在剧场、电影院,如必须从别人的座位之前穿越进,则必须说声“对不起”,侧身而过。

  2.举止大方

  举止大方,此处指的是教师在举止上要显得洒脱、大方、不卑不亢。例如,在面对交往对象时,不论对方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同性还是异性,都要敢于正视对方,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否则就会给人以过于害羞、小家子气的感觉,甚至会让人产生目中无人或心怀不轨的误会。

  3.举止自然

  举止自然,即教师的举止不能给人以勉强、局促、呆板、虚假、做作之感。因此,举止自然的关键,就是要求教师在举止上力求美观大方的同时,要做到顺理成章或水到渠成,防止过分程式化、过分脸谱化和过分戏剧化。否则,就会使举止显得勉强、做作、敷衍了事,或者矫揉造作、华而不实。

  (三)举止敬人

  每个人的举止,都十分明显地展现出对待他人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应该诚心诚意地通过自己的举止来向交往对象表达敬重之意,这就是举止敬人的基本含义。举止敬人有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1.表达重视

  举止动作,往往可以向别人表达重视。对方。

  2.表达敬意

  举止动作,通常还可向他人表示敬意。

  (四)举止有度例如,行进时为贵宾开道,落座时请客人先坐,即表示重视例如,在尊长面前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即是。举止有度,即要求教师在正式场合使自己的一切举止都合乎常规、符合身份、适应对象,并且注意其具体场合。只有举止合“度”,才称得上是举止得体。

  1.热情有度

  在人际交往中,待人热情的人通常最受欢迎,但作为教师则一定要遵循“热情有度”的基本守则。具体而言,即在工作和生活中,教师既要注意为人热情,又要把握好为人热情的具体分寸。例如,自己的所作所为,应不影响对方、不妨碍对方、不给对方平添麻烦、不令对方感到不快或不便、不干涉对方的私人生活、不损害对方的个人尊严。千万不能过度热情而热情越位,最后导致好心办坏事。

  2.动作适度

  动作适度,在此主要是要求教师在正式场合里必须有意识地控制肢体动作的幅度,适度减少肢体动作,从而使自己的举止不至于让人感到夸张或者被人误解,并给人以教养良好、稳重而成熟的感觉。总之,教师的仪态,往往反映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内在修养。特别是在对话活动中,教师在这方面给人所留下的印象往往会成为相互间进一步了解和交往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在各个场合里应当尊重他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稳重自持,给人以良好的精神风貌。狂妄自大、举止轻落,或者卑躬屈膝、唯唯诺诺,都会被人讥笑为浅薄无知、缺乏教养。

  教师资格证面试之行姿

  坐姿,即人在就座之后呈现的姿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坐姿往往是教师采用较多的姿势。教师的坐姿,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姿,会给学生以优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师的基本坐姿

  (一)基本坐姿

  1.头要端正

  不出现仰头、低头、歪头、扭头等情况。整个头部看上去,应当如同一条直线一样,和地面相垂直。在办公时可以低头俯看桌上的文件等物品,但在回答学生问题时,必须抬起头。在和学生交谈的时候,可以正向对方,或者面部侧向对方,不可以把头后部对着对方。

  2.上身直立

  坐好后,身体也要端正。需要注意的地方有:

  (1)倚靠椅背。倚靠座椅主要用以休息。在教室就座时,不应把上身完全倚靠在座椅的背部,最好不要倚靠。

  (2)占用椅面。在课堂上,不要坐满椅面,最合乎礼节的是占椅面的3/4左右。

  3.手臂摆放

  (1)手臂放在双腿上。双手各自扶在一条大腿上,女教师也可以双手叠放后放在两条腿上,或者双手相握后放在双腿上。

  (2)手臂放在身前桌子上。把双手平扶在桌子边沿,或是双手相握置于桌上,也可以把双手叠放在桌上。

  (3)手臂放在椅子扶手上。当正身而坐时,要把双手分扶在两侧扶手上;当侧身而坐时,要把双手叠放或相握后,放在一侧的扶手上。

  (二)教师落座的方法

  女教师在落座前应回视座椅,右腿退后半步(视面部朝向而定),待右小腿后部触到椅子后,方可轻轻坐下(如着裙装,需同时整理好)。定后,膝盖并 拢,腿可以放在身体正中或一侧。如果想跷腿,两腿需并紧。女教师若着短裙一定要小心盖住膝盖(在讲台上需落座的女教师,不适合穿短裙)。男教师落座时,膝 部可以分开一点,但不要超过肩宽,也不能两腿叉开,半躺在椅子里。

  (三)不同场合的坐姿

  (1)在比较轻松的场合,可以坐得比较舒展、自由。

  (2)比较严肃的场合谈话时,适合正襟危坐。要求上体正直,落座在椅子的中部,双手放在桌上、或将手放在扶手上。并膝、稍分小腿或并膝、小腿前后相错、左右相掖。

  (3)女教师在社交场合,为了使坐姿优美,可以采用略侧向的坐姿,头和身子朝向对方,双膝并拢,两脚相并、相掖、一前一后都可以。在落座时,应把裙子理好、掖好,以免不雅。

  (4)如对方是尊者、贵宾,坐姿要端正,坐到椅面的3/4处,身体稍向前倾,向对方表现出积极、重视的态度。

  (5)与学生在办公室谈话时,上身微前倾,眼睛平视学生,面带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真诚。总之,教师优雅的坐姿,向学生传递着自信、友好、热情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教师高雅、庄重的良好风范。

  二、教师坐姿的方式

  (1)“正襟危坐”式。适用于课堂上或正规集会。要求是:上身和大腿、大腿和小腿,都应当形成直角,小腿垂直于地面。双膝、双脚包括两脚的跟部,都要完全并拢。

  (2)双腿斜放式。它适合于穿裙子的女教师在较低的位置就座时所用。要求:双腿首先并拢,然后双脚向左或向右侧斜放,力求使斜放后的腿部与地面呈45°。

  三、教师坐姿禁忌

  (1)双腿叉开过大。双腿如果叉开过大,不论大腿叉开还是小腿叉开,都非常不雅观。特别是身穿裙装的女教师更不要忽视这一点。

  (2)架腿方式欠妥。坐后将双腿相架的正确方式:两条大腿相架、并拢。忌把一条小腿架在另一条大腿上,两腿之间留出大大的空隙,显得过于无礼。

  (3)双腿直伸出去。这样既不雅观又妨碍别人。身前如果有桌子,双腿尽量不要伸到外面来。

  (4)将腿放在桌椅上。为图舒服,把腿架在高处,甚至抬到身前的桌子或椅子上,这样的行为过于粗鲁。不允许把腿盘在座椅上。

  (5)抖腿。坐时,不停地抖动或摇晃腿部,不仅让人心烦意乱,也给人以不安稳的印象。

  (6)脚尖指向学生。不管采用哪一种坐姿,都不要以脚尖指向学生,这种做法缺乏礼数。

  (7)脚蹬踏它物。坐下后,脚部要放在地上,忌用脚乱蹬乱踩。

  (8)用脚自脱鞋袜。在学生面前就座时,用脚自脱鞋袜,显然是不文明之举。

  (9)手触摸脚部。就座以后用手抚摸小腿或脚部,既不卫生又不雅观。

  (10)手乱放。就座后,双手应放在身前,有桌子时放在桌上。不允许单手、双手放在桌下,或是双肘支在面前的桌子上,或夹在两腿间。

  (11)双手抱在腿上。双手抱腿,本是一种惬意、放松的休息姿势,在教室和办公室不宜如此。

  (12)上身向前趴伏在讲台上。在教室中出现上身趴伏在讲台上的姿态,显得无精打采。

  (13)仰靠椅背,翘起并摇动二郎腿,会给学生傲慢和随意的印象。

  (14)漫不经心地手托下巴。

  (15)懒散懈怠地坐在椅子上转身板书。



校区分布Campus Map

友情链接Friendly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