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祺教育:工作之余,你会“充电”吗?
日期:2015-07-09 来源: 点击:次
如今,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因为工作压力、兴趣爱好等原因选择在工作之余进修、“充电”。有近九成职场人士表示,工作之余应该学一些东西;但只有部分人,将想法付诸实践。这些人当中有些是重新进行职业规划,试图跨入新行业、新领域,系统扩展学习;也有些是希望通过充电学习,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培训机构的增多,职场人士学习的渠道和机会也越来越多,在职场中又如何“充电”让自己“电力”更持久?
提升技能助力职场
初入职场,超半数的人表示工作并非所学专业,缺乏工作所需技能,为了更好地提高工作能力,都会选择在工作之余学习相关知识。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汪律师,毕业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为了能更好地在事务所工作,决定自学考司法考试。她向已考过的同事学习经验、在论坛里下载资料、在网上买参考书籍,制定详细的复习时间安排。一番努力后,成功地通过了当年的司法考试,如愿成为了一名律师。“刚开始准备的时候也会烦躁焦虑,毕竟没有专业基础。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后,业余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犹豫徘徊,只能硬着头皮上。出成绩的那天,很激动,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
还有一些职场人士“充电”则是为了跨入新行业、新领域,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与律师相同,许多职业对专业技能有非常高的要求,必须持有相关证书才能上岗。非会计专业毕业的小郑,毕业后在一家房产公司工作,在重新思考了自己的职业之路后,报了培训班学习会计。“我想成为一名会计,但必须要考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然后报了一个培训班,每周一、三、五晚上和周末上课。”如今已在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担任会计的她,坦言“虽然一边工作一边上课很辛苦,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少人工作后,表示每天完成工作任务时间都很紧张,更别说学习了。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提升能力、提高效率才能在职场中走得更好。
通用技能打开广阔天地
职场上有一些技能被称为通用技能,因为任何职业都能用上,掌握之后不仅工作能更加得心应手,也许还能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为今后职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能量。
在外贸公司上班的朱霞,虽然大学所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但步入职场后却觉得压力日渐增大。虽说学习英语的时间超过10年,但每每与国外客户沟通都觉得开不了口。为提高英语水平,每天下班之后,她坚持学习英语和练习口语,如此坚持了一年之后,虽然没有任何资格证书的证明,但现在的她已经能流利自如地与外国人沟通了。除了工作上的帮助外,朱霞说“以前看美剧看电影都要看字幕,常常为了看字幕错过情节,现在看剧听歌都不需要字幕了,自己也比以前更自信了。”
这类技能因专业性不高,可充电的渠道和资源也很丰富。此外,网络学习课程是不错的选择,花的钱不多,时间也比较灵活,只需把休息的时间拿出一点,积少成多。
艺术技能陶冶情操
业余充电不光只有与工作直接相关的技能,不少人也会选择学习艺术,练书法、学绘画、掌握一门乐器,或为了陶冶情操,给自己繁忙的生活注入艺术的活力。
在很多琴行里,前来练习弹琴、唱歌的有不少成年人。琴行的老师说,“越来越多上班族来到这里学习音乐,既可以陶冶情操,也是放松自己的好方法。平时可能会让人身心疲惫,但艺术能抚慰人的灵魂,让人全身心地放松。成年人比孩子接受能力快,只要自己平时多练习,学会一门乐器不需要很长的时间。”看似与工作无关的艺术爱好,能让职场人士在繁忙的工作中得到放松,并且艺术也能很好地激发创造力。尤其是对一些需要创意和灵感的工作。
针对性越强效果越明显
充电固然好,能够让职场人“电力十足”,但也存在不少盲目跟风现象。“身边同事都在充电培训,自己就开始焦虑了,为了不落下别人,开始了考证之旅。毕竟有证在手会更有安全感”2012年毕业的陈萌说。并不清楚自己需要学什么技能的她报了几个自认并不很难又大热的“证”的考试。因为考试内容与日常工作关系不大,也没有十分强烈的兴趣,最后没有一门课程坚持学完,有的索性连考试都没去。
一些成功的职场人士均表示,“充电”是好事,但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需要的技能进行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要合理计划安排时间,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给自己一定压力,在不同时间段完成各项任务;要学会利用手机软件、相关网站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才能给自己充好电,让自己的职场之路能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