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大学生自拍自导《舌尖上的交大》获赞
日期:2014-04-03 来源:重庆商报 点击:次
同学们正观看《舌尖上的交大》
早上一边吃着馒头,一边飞奔在去往教室的路上;中午到食堂,点一份烧白,为一下午的学习蓄积能量;晚上叫上几个同学,酣畅淋漓的吃上一顿串串……这是很多人记忆中的大学生活。前晚,由4名重庆交大学生自拍自导的,关于校园周边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交大2》举行首映。短短10分钟的影片,用镜头展示了交大周边的十多种美食,并用一份份美食串联出学子们每一天的生活。
近百人在餐馆
观看短片首映
“在重庆市南岸区有这样一个地方,去坐公交车,它就叫七公里,去乘轻轨,它便叫二塘,去读书,它则叫交通大学……”前晚8点,重庆交通大学附近的老地方餐馆内,在轻松优美的音乐中,一名男生用这样声情并茂的开场白,拉开了他们自拍自导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交大2》首映的序幕。
“对于智商极高的交大人来说,要想学习好,必须先吃饱。”“吃起来的感觉,就像二四级全过了一样。”记者在现场发现,色泽鲜艳、让人垂涎欲滴的画面,轻松有趣的配音,在短短10分钟的放映中,整个现场都“淹没”在惊叹声和笑声中。
来观看首映的观众不少,有学生、老师,还有附近餐馆的老板。一台多功能投影仪,一排排的凳子,整个餐馆被近百人挤得满满的,仿佛变成了电影院。
“平时这时段,我们经营额在2000~3000元左右。”26岁的餐馆老板宁瑞忠说,当晚,他特意在8点就打烊歇业,腾出地方举行《舌尖上的交大2》首映。期间,他还自掏腰包买来礼品送给观众。
宁瑞忠告诉记者,“作为重庆交大05级的学生,我想通过提供一个平台,支持这群大学生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4名大学生
用简易器材拍摄12天
23岁的刘绍伟是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大四学生,是该片的导演。
“其实我还是编剧、剪辑、配乐、配音,打杂的活都是我干。”刘绍伟笑着说,除了他外,还有2名摄像师、1名剪辑,4人团队一起完成了这部短片。
刘绍伟介绍,拍摄这部短片,他们共花了12天。“拍摄用的是单反相机,找同学借了镜头,三脚架、打光板。”刘绍伟说,他们4人带着这些简易器材,跑了七公里和江津双福两个校区,在几个食堂和十多家餐馆取景。
“不过让我觉得最受煎熬的是,拍摄时要忍受美味的诱惑。”刘绍伟说,他是云南人,来到重庆后就爱上了重庆的美食,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有天晚上我们一起剪片子,看到烤鱼的样子,实在受不了了,就跑出去先吃了一顿。”
拍摄短片
在毕业前弥补自己的遗憾
“大二时,我们就拍摄了《舌尖上的交大》。如今,我即将毕业,想拍摄第二部《舌尖上的交大》,为我的大学生活画上完整的句号。”谈及为何会拍摄这部短片,刘绍伟说,大二时受《舌尖上的中国》影响拍摄了《舌尖上的交大》,很受欢迎,在优酷上点击率过了10万人次。但当时时间仓促,经验不足,于是决定拍摄第二部,在毕业前弥补自己的遗憾。
代禄婷是该拍摄团队里唯一的女生,负责剪辑和灯光。她说,他们拍摄的其实不只是美食,还有美食背后的校园生活。
“其实拍的就是我们交大学子每一天的生活,是我们大学生的真实写照。”代禄婷说,他们想通过镜头跟大家分享美食,也想分享、记录他们的大学校园生活。
“万万没想到,4年过得这么快。过去经历的一切,连同吃过的美食,都会是青春的味道。”在影片的最后,刘绍伟出镜,用自己家乡话这样说,“我马上就会进入人生的新阶段了。我会怀揣着梦想继续前行,但这4年的校园生活会永远留在我心中,不会忘记。”
声音
师生齐赞美食短片
“影片拍得很不错,脚本编写很好,制作也很精美。”昨日,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潘江称赞说,学生们的拍摄能力很不错,“这也是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是一种很好的锻炼途径。”潘江告诉记者,因此,学院在资金和器材上也给予了学生们一定的支持。
“影片的人文气息很浓厚,能够感受到这几位学生对于学校生活深厚的感情。”重庆交通大学宣传统战部蓝老师说,学生们通过对美食的感情,表达对学校、对校园生活的感情,让每一位在交大生活过的人,观看影片时都会陷入回忆,深受触动。
“这部短片不仅勾起了我对学校的美食回忆,对于我们也是一种激励。”大三学生卞梦楚说,在了解到该片的拍摄想法和过程后,“学长学姐们的精神值得我学习,让我明白有梦想就应去实现,给要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美好回忆。”